主席专访丨赵纪春教授:个体化选择和多学科诊疗“两手抓”,共推腹膜后肿瘤深入发展

发表时间:2025-03-12 15:16:40

编者按:2025年2月21日~23日,第八届腹膜后肿瘤大会在四川成都成功举办,围绕腹膜后肿瘤的基础研究、诊断策略、手术创新及多学科综合治疗(MDT)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我们特邀大会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赵纪春教授畅谈腹膜后肿瘤未来的诊疗发展方向。

赵纪春 教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血管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中心主任。在血管外科疾病诊断、手术和微创腔内血管治疗方面尤其在腹主动脉瘤外科和腔内修复,外科和腔内杂交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和夹层,复杂颈动脉体瘤外科治疗,累及大血管的腹膜后肿瘤切除以及肝移植动脉重建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周围血管疾病管理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国家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研究型医院腹膜后与盆底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腹膜后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亚太血管学术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软组织肿瘤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四川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副主编,《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副主编,《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副总编,《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副主编.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四川省科研项目和多个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获四川省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SCI杂志收录86篇。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本次大会汇聚了众多知名专家,并设立了多个分论坛和专题讲座。作为大会主席,您能否介绍一下本届大会的主要特色和亮点?

赵纪春教授: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推动腹膜后肿瘤的深入研究。我们了解到腹膜后肿瘤大会获得了国内相关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他们对整个大会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本次腹膜后肿瘤大会聚集了全国腹膜后肿瘤领域的权威专家,共设立了8个分会场,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研究、围手术期管理、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进行了全面展示。此外,相关病例报告和复杂疑难病例的讨论内容也非常丰富。

我相信通过这次大会,将对全国腹膜后肿瘤的综合治疗有极大的推动,并且对相关研究也有很深入的探索。期待我们对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有更全面的推动。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腹膜后肿瘤累及大血管的手术往往伴随极高风险和技术挑战。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您认为最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是什么?

赵纪春教授:腹膜后肿瘤发生在腹膜后间隙,这是整个腹膜腔后的一大间隙,间隙内有一些大血管,例如腹主动脉、内脏动脉、髂动脉、腔静脉以及各个脏器的动脉和静脉血管。腹膜后肿瘤常常会累及血管,累及血管之后极大地增加了肿瘤的切除难度。血管外科技术在整个外科领域相对应用较少,因此值得进一步推广。

血管外科技术的瓶颈主要在于让更多医生掌握血管和血管相关外科技术,提高肿瘤切除率,延长血管累及腹膜后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更多累及血管的腹膜后肿瘤患者获得良好疗效,这是我们目前深入研究的方向之一。血管整体切除和血管置换后,从目前为止的病例分析来看获得了良好结果。我们也希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推动腹膜后肿瘤外科的发展。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目前有哪些新技术或新策略正在被探索,可能为这类复杂手术带来突破性进展?

赵纪春教授:近几年,我们在腹膜后肿瘤的治疗方面,除了外科技术日益发展外,还包括微创技术、腔镜技术、机器人技术以及血管重建等技术。在肿瘤外科方面,我们已经达到相当的水平,并积累了大量病例。腹膜后肿瘤对其他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尤其是现有的化疗、放射治疗和非手术治疗手段。因此,我们需要对腹膜后肿瘤进行深入研究,寻找有效的药物、放射治疗途径或者其他综合治疗,以减少复发率,延长患者的生存率。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腹膜后肿瘤因解剖位置特殊,治疗策略需更为精细化。在这种背景下,您如何看待个体化治疗在腹膜后肿瘤中的应用?在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时,您和团队会重点考虑哪些关键因素?

赵纪春教授:对于腹膜后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首先需要明确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属于哪一类。腹膜后肿瘤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我们知道,腹膜后间隙里面有脂肪组织、血管平滑肌、神经组织,还包括肾脏和肾上腺,这些地方发生肿瘤后则统称为腹膜后肿瘤。我们首先要明确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是恶性的、低度恶性的、高度恶性的或者是良性的,确定性质以后,再综合考虑针对患者采取相关的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或者其他治疗。因此,整个腹膜后肿瘤从诊断到治疗都需要个体化的选择,有时候也需要多学科联合以达到理想的诊疗效果。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能否与我们分享您团队在手术技术优化、治疗策略创新或临床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赵纪春教授:首先作为血管外科,腹膜后肿瘤领域的血管切除和血管重建是血管外科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还有很多累及血管的复杂肿瘤的切除和重建问题以及手术带来的风险控制问题,这些仍然需要血管外科继续进行探索和研究。

腹膜后肿瘤需要包括诊断、影像学、非手术治疗等多学科诊治。有时腹膜后肿瘤累及的脏器很多,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考虑多脏器受累的情况,手术时也需要考虑多脏器外科手术切除,因此需要开展专业化、高质量的MDT以达到最优化效果,减少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并提高患者总体的治疗效果和延长患者的生存率。这也是我们未来成立血管与肿瘤专委会,推动相关技术发展的主要设想。我相信通过大家充分交流、学习和各方面发展,能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