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04-22 17:39:39
编者按: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攀升,其致病模式正在经历显著转变。过去,慢性病毒性肝炎是HCC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抗病毒治疗的革新,病毒性肝炎导致的HCC逐步减少,与代谢和酒精相关的脂肪性肝病已成为HCC的主要诱因。既往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能通过抗炎、抗纤维化和抗氧化等机制预防慢性肝病及肝癌发生,但研究范围局限于特定类型的慢性肝病,且并未系统评估他汀类药物对肝纤维化长期进展的影响。
近期,JAMA Internal Medicine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与非使用者相比,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失代偿风险和HCC患病风险分别降低22%和33%。同时,研究进一步发现,他汀类药物类型和使用时长均对患者肝功能失代偿风险和HCC患病风险具有显著关联。
研究简介
本研究是一项基于研究患者数据登记库(RPDR)的历史性队列研究,该数据库整合了麻省总医院布莱根医疗集团(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下属医疗机构的临床数据。研究共纳入2000年7月至2023年6月被诊断患有慢性肝病的40岁及以上符合条件的成人16,501例,包括3,160例他汀类药物使用者和12,891例非使用者。
同时,研究评估了7种他汀类药物的影响,包括5种亲脂性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匹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和2种亲水性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他汀类药物使用定义为累积限定日剂量(cDDD),根据累积暴露剂量将患者分为三组:低暴露组(cDDD<30,对照组)、中暴露组(cDDD 30~599)及高暴露组(cDDD≥600)。研究结果
研究主要终点为新发HCC,次要终点为肝功能失代偿事件,后者通过国际疾病分类第9/10版(ICD-9/10)编码界定,具体包括食管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等临床终点事件。结果显示:
图3. 他汀类药物类型对10年累积HCC和肝功能失代偿发生率的影响
他汀类药物使用时长分析显示,cDDD≥600组的患者10年累积HCC发生率最低(3.5%,95%CI 2.8~4.4),显著低于非使用组的8.0%(95%CI 7.4~8.6)。在肝功能失代偿分析中,cDDD≥600组患者显示出最大风险降幅,其10年累积发病率为9.1%(95%CI 7.8~10.6),显著低于非使用组的19.5%(95%CI 18.7~20.4)(图4)。图4. 他汀类药物使用时长对10年累积HCC和肝功能失代偿发生率的影响
结论
该队列研究揭示,在慢性肝病合并中高危纤维化风险患者中,他汀类药物(尤其是亲脂性)的长期应用与HCC风险降低及肝纤维化进展延缓显著相关,这些发现有望为HCC预防带来新的见解和思路。参考文献:Choi J, Nguyen VH, Przybyszewski E, et al. Statin Use and Risk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Liver Fibrosis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JAMA Intern Med. Published online March 17,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