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 2023丨消化道肿瘤领域重磅研究抢先看!
  • ESMO 2023丨消化道肿瘤领域重磅研究抢先看!
    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是欧洲乃至世界最负盛名和最具影响力的肿瘤学会议之一。ESMO 2023将于当地时间10月20~24日于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就肿瘤内科领域热门话题进行提问和辩论,传播最新前沿数据,为世界各地肿瘤学家及相关人员提供交流机会。ESMO官网已披露除LBA外的摘要标题,《肿瘤瞭望》特别总结消化道肿瘤领域重磅研究(排名不分先后),如有遗漏或错误,欢迎广大读者提醒及指正。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4:37:05

  • eClinicalMedicine(IF:15.1)荟萃分析|1年OS是癌症免疫治疗临床结果的唯一确定中间终点
  • eClinicalMedicine(IF:15.1)荟萃分析|1年OS是癌症免疫治疗临床结果的唯一确定中间终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应用已经彻底改变了癌症的治疗[1],已成为多种肿瘤的标准治疗方法[1, 2]。靶向CTLA-4、PD-1或PD-L1等药物可以恢复或激活针对肿瘤细胞的自身免疫,其特点是起效慢、远期疗效良好[3, 4]。总生存期(OS)是公认的肿瘤临床试验中衡量临床获益的终点。然而,很难获得足够的随访,因此,需要中间终点作为OS的替代终点来解释探索性结果。基于肿瘤测量的中间终点,如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已被常规应用于临床试验中评估新疗法,并作为预测OS的终点,以考虑加速药物批准。FDA已经根据ORR或PFS批准了ICIs治疗多种类型的肿瘤[5],但是,在过去两年中,FDA已撤回许多加速审批。在免疫治疗中,实体肿瘤反应评估标准(RECIST)等传统方法不能完全描述临床获益[6],因此迫切需要可靠的替代中间终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的此项研究系统性地评估了癌症免疫治疗中常见的中间终点与治疗结果的相关性。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4:21:44

  • 多个新型免疫治疗靶点的成药,是否将开启肝癌后免疫治疗时代?
  • 多个新型免疫治疗靶点的成药,是否将开启肝癌后免疫治疗时代?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诊断的癌症,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虽然根治性手术治疗可以让早期HCC患者获得长期生存,但是在中国,70%以上的HCC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时机,全身药物治疗成为了最主要的治疗方法[2]。IMbrave150研究显示,与索拉非尼相比,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客观缓解率(ORR)更高[3,4],随后以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为代表的靶免治疗成为目前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肝细胞癌(uHCC)的一线标准治疗。为了进一步给患者带来更长的OS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世界各地的肝癌领域的研究者正在继续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措施。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4:11:42

  • 多个新型免疫治疗靶点的成药,是否将开启肝癌后免疫治疗时代?(二)
  • 多个新型免疫治疗靶点的成药,是否将开启肝癌后免疫治疗时代?(二)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诊断的癌症,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在中国,70%以上的HCC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时机,全身药物治疗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2]。多项研究显示靶免联合治疗比索拉非尼更有效[3,4],靶免联合治疗已成为当前晚期HCC(uHC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为了进一步给患者带来更长的总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世界各地的肝癌领域的研究者正在继续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措施。前段时间肿瘤瞭望介绍了肝癌的抗TIGIT治疗和抗TIM-3治疗,现在进一步介绍肝癌的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CPIs)治疗,以飨读者。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3:50:22

  • 多个新型免疫治疗靶点的成药,是否将开启肝癌后免疫治疗时代?(三)
  • 多个新型免疫治疗靶点的成药,是否将开启肝癌后免疫治疗时代?(三)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六大最常诊断的癌症,也是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1]。在中国,70%以上的HCC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时机,系统药物治疗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方法[2]。靶免联合治疗已成为当前不可切除HCC(uHC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3, 4],然而,这些治疗策略在总生存期上仅提供了有限的延长,并且会引起广泛的毒副作用,患者最终会对治疗产生耐药[5]。为了进一步给患者带来更长的总生存期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世界各地的肝癌领域的研究者正在继续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措施。前段时间肿瘤瞭望介绍了肝癌的抗TIGIT治疗、抗TIM-3治疗,以及抗LAG-3治疗、抗Glypican-3治疗,现在进一步介绍肝癌的新型免疫治疗,以飨读者。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3:40:11

  • LANCET GASTROENTEROL综述|ctDNA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 LANCET GASTROENTEROL综述|ctDNA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应用
    循环游离DNA(cfDNA)是指在体液中的核酸链形式的基因片段。1948年,Mandel和Metais首次描述了血液中cfDNA的存在,并于1977年报道了癌症患者血清中cfDNA浓度的升高。一部分cfDNA来源于肿瘤细胞,被称为循环肿瘤DNA(ctDNA)(图1)。ctDNA的半衰期仅为2小时,较短的半衰期,加上其优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描述肿瘤特异性基因异常和表观遗传异常的能力,使得ctDNA的潜在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了传统肿瘤标记物。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3:06:55

  • JAMA ONCOL (IF: 28.4) 综述|批判性评价指南推荐的晚期HCC的系统性治疗
  • JAMA ONCOL (IF: 28.4) 综述|批判性评价指南推荐的晚期HCC的系统性治疗
    肝细胞癌(HCC)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不断上升[1]。大约50%至60%的HCC患者接受系统性治疗[2]。在西方国家,晚期HCC的一线治疗包括4种方案,二线治疗和后线治疗包括多达5种不同的治疗方案[1-3]。中国被报道了其他优于索拉非尼的3种分子治疗[2-3]。有效治疗方案数量的增加改善了晚期HC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从安慰剂组的8个月[4]到目前一线标准治疗的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组的19.2个月[5]。美国(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和美国胃肠病协会[AGA])和欧洲(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和欧洲肝脏研究学会[EASL])HCC管理指南都推荐了这些治疗方法。尽管如此,由于新研究达到了预定的主要终点后的快速公布,并且缺乏高水平的证据来支持特定临床环境下的治疗建议(在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之后的二线治疗;Child-Pugh B患者),迄今没有明确的HCC治疗流程和顺序。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1:59:31

  • 刘宝瑞、管文贤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局部晚期G/GEJ腺癌研究成果
  • 刘宝瑞、管文贤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局部晚期G/GEJ腺癌研究成果
    胃和胃食管结合部(G/GEJ)癌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新诊断恶性肿瘤,也是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1]。2016年,中国约有40万例患者被诊断为G/GEJ癌,有28.9万例患者死于G/GEJ癌[2]。此外,中国近一半的胃癌在诊断时处于Ⅲ期或Ⅳ期[3]。尽管最近多学科或多模式治疗取得了进展,但局部晚期患者的预后仍然较差,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34.4个月,5年OS仅为38.7%[4]。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1:34:03

  • 早期CRC不需要基于原发性肿瘤部位进行分层治疗|Annals of Surgery
  • 早期CRC不需要基于原发性肿瘤部位进行分层治疗|Annals of Surgery
    作为结直肠癌(CRC)的潜在预后和预测因素,原发性肿瘤部位(PTS)的概念最近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大肠两侧存在许多差异,包括不同的胚胎起源和遗传特征,这些差异会影响肿瘤结果[1-3]。一些研究强调了PTS对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转移性CRC(mCRC)的预后和预测意义,原发灶位于右半结肠的mCRC抗EGFR治疗药物的疗效明显差,总生存期(OS)更差[4]。这些生物学差异导致治疗分层以改善转移性疾病患者的预后。与此同时,PTS在早期CRC中的预后相关性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几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分类,左侧Ⅱ期疾病患者和右侧Ⅲ期疾病患者的预后更差[5,6]。然而,这些研究大多只调查了生存期,没有考虑复发的风险;因此,目前尚不清楚是什么导致了OS的差异。 标准化技术的引入提高了CRC的手术质量,增强了对辅助化疗候选者的筛选[7]。在过去的二十年里,辅助化疗也取得了进展[8]。手术和化疗的进步提高了早期CRC患者的OS,降低了复发风险[9]。因此,在研究早期CRC中PTS的真正预后相关性时,考虑治疗质量是很重要的。研究者对四项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了综合分析(JCOG2003A),以确定接受标准化手术和术后管理的早期CRC患者PTS与预后的真正相关性。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1:00:24

  • 柳叶刀|活检有助于诊断妊娠期肝脏肿块: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 柳叶刀|活检有助于诊断妊娠期肝脏肿块: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2023年8月26日国际著名医学期刊《柳叶刀》在线发表了一篇病例报告,报告了一例怀孕28周的33岁女性在挪威奥斯陆大学医院肝胆外科的诊治经过。其腹部不适加剧2月,腹部核查检查显示左肝叶有一13cm的病灶,肝脏穿刺活检发现病灶属局灶性结节增生,未进一步干预,患者于孕龄39周零6天通过剖宫产顺利产下一健康女婴。

    作者: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2023-08-29 10:14:59

  • 推荐文章

声明:肿瘤瞭望消化时讯网(www.ioncologygi.com)对刊载的所有文章、视频、幻灯、音频等资源拥有全部版权。未经本站许可,不得转载。

公司名称:迈优广告(北京)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乙12号天辰大厦1座1409 电话:010-51295530

©2022-2023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版权所有 www.ioncologyg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订阅号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