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中国之声丨林榕波教授:EpCAM/CD3双特异性抗体有望突破恶性腹水“无药可用”之困境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 发表时间:2024-06-12 15:26:11

编者按: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于5月31日~6月4日在芝加哥隆重举行。福建省肿瘤医院林榕波教授的一项研究“EpCAM/CD3双特异性抗体M701治疗上皮癌引起的恶性腹水: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Ⅱ期试验的中期结果”成功入选本次ASCO壁报展示。《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记者在ASCO会议现场特邀林榕波教授对该研究进行深度解读。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您能简要介绍该研究的背景以及其主要结果吗?对临床治疗有哪些启示?

林榕波教授:恶性腹水是晚期上皮癌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肝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大肠癌等。一旦出现恶性腹水,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将缩短至数月,甚至数周,一年生存率低于15%,而且还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恶性腹水的症状包括腹痛、腹胀、乏力、呼吸困难、活动不便,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恶性腹水通常是由肿瘤细胞转移至腹膜,导致血管通透性改变和淋巴引流管阻塞引起。目前,全球尚无专门治疗恶性腹水的药物获批,我们急需研发一种特异性药物来突破这一治疗困境。
M701是一款注射用重组抗EpCAM和CD3人鼠嵌合双特异性抗体产品,通过靶向EpCAM抗原及CD3抗原,将T细胞招募至肿瘤细胞处,并激活T细胞对肿瘤细胞进行免疫杀伤,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缓解或消除肿瘤细胞对淋巴管的阻塞和腹膜损伤,进而使患者的恶性腹水症状得到控制、缓解和消除。
本研究是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Ⅱ期试验,纳入已经过≥2线治疗的胃癌、肠癌以及对铂耐药的卵巢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第1、4、11和18天接受穿刺和腹膜内 (IP) 输注M701 50、400、400和400 μg 。每 2 周可以进行一次M701补充输注,而无需穿刺。对照组则从第1天到第18天根据需要仅接受穿刺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无穿刺生存期(PUFS),定义为从D18到下一次穿刺或死亡(以先发生者为准)的时间。
表1. 患者基线特征

图片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M701治疗恶性腹水的效果比较显著。试验组PUFS明显长于对照组(54 vs. 24天,HR 0.39,95%CI:0.21~0.72,P=0.001)。当然,大家可能觉得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还是比较短,但对于晚期肿瘤患者来讲,两个月生存质量的改善仍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壁报未展示患者生存质量相关数据,但我们最新的更新数据中可以明确看到患者的生活质量确实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另外与对照相比,试验组患者的总生存期有延长趋势(113 vs. 76 天,HR 0.56,95%CI:0.31~1.03,P=0.0575),但没有达到显著统计学差异,这可能与样本量小且该研究是一项Ⅱ期研究有关。胃癌患者亚组分析显示,试验组胃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对照组(128 vs. 64天,HR 0.45,95%CI:0.20~1.00,P=0.0438),达到了统计学差异。在其他的亚组里面我们也发现了这种趋势。

在安全性方面,接受 M701 治疗的患者发生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概率更低,在本研究中仅报告了2例,患者整体耐受性良好。在未来Ⅲ期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证实两组总生存期之间的差异,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数据公布。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在本次ASCO大会上,您比较关注的内容有哪些?
林榕波教授:我比较关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胃癌PD-1治疗中联合阳性评分(CPS)指标的价值。我们知道在胃癌的PD-1治疗领域,NCCN和CSCO指南均明确推荐使用CPS作为评估胃癌患者的关键指标,其中PD-L1 CPS≥5被视为高表达的阈值,这一评估结果为制定个性化的免疫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本届ASCO会议中的一项口头报告中,其研究结果提示似乎PD-1治疗效果与CPS是否大于5没有太大关系,未来这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方向。
第二,关于CLDN18.2靶点的研究与进展。近年来随着Ⅲ期SPOTLIGHT和GLOW临床试验的公布,该靶点备受瞩目。值得注意的是,CLDN18.2靶向治疗的疗效与其在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通常CLDN18.2高表达的患者似乎能获得更显著的益处。当然目前的联合治疗策略主要侧重于两药联合,我们团队在研究中已深入探索了三药联合治疗的潜力。近期,在今年的ASCO GI会议上,我们报道了一项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四药治疗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观察到强化疗的治疗效果似乎与PD-1的CPS表达关联性不大。这促使我们思考,当强化疗与CLDN18.2靶点结合时,是否也能为低表达CLDN18.2的患者带来益处。我们期待未来在这一领域取得更多突破性的发现。


肿瘤瞭望-消化时讯:对于您自己的研究,未来有哪些计划?
林榕波教授:在胃癌治疗领域,我们已开展了多项研究,其中四药与PD-1的联合疗法取得了显著成效。若大家感兴趣可以关注我们计划在今年ESMO GI会议上再次公布的PFS生存数据,目前来看数据表现优异。
在肠癌治疗方面,我们也开展了一项大家较为关注的研究,即三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和AK104(CTLA-4/PD-1双特异性抗体)一线治疗MSS型结直肠癌患者的单臂研究,目前患者入组已完成一半,相信未来我们很快就能公布该研究的初步数据,在这先跟大家剧透一下,我们的数据非常漂亮,大家可以关注我们后续的研究报道。

专家简介

图片

林榕波

福建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整体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癌痛专委会主任委员CSCO胃癌专家委员会委员;CSCO胃癌诊疗指南执笔人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癌痛整合治疗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中西整合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和姑息治疗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肿瘤舒缓治疗学分会常委中国康复医学会慢病康复专委会委员福建省精准医学科技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学分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抗癌协会中西医整合肿瘤专委会常委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肿瘤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成员2012-2015年援博茨瓦纳公主玛丽娜医院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