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CC 2025丨闪耀国际舞台!徐泽宽教授率团队亮相IGCC 2025,展现中国胃癌诊疗硬核实力

发表时间:2025-07-02 14:01:43

编者按

2025年5月10日,第16届国际胃癌大会(IGCC)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圆满落下帷幕。这场全球胃癌领域的顶级学术盛宴,汇聚了世界各地的顶尖专家学者。其中,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泽宽教授作为中国胃癌诊疗领域的杰出代表,受邀登上大会主会场进行演讲,并率领团队以卓越的学术成果(1项主会场主题演讲、3场闭门会议、3项研究入选大会口头报告摘要、9项研究入选大会壁报摘要),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大会现场,《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记者对徐泽宽教授进行了深度专访,以下将为您全面呈现徐泽宽教授团队的精彩表现与专访精华内容。 

专家简介

徐泽宽 教授
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导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肿瘤中心主任、南京医科大学胃癌研究所所长。
兼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常委、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江苏省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
美国外科医师协会(FACS)会员等20余项任职。

深度剖析大会亮点,畅谈中国胃癌诊疗发展

在接受《肿瘤瞭望消化时讯》记者采访时,徐泽宽教授分享了此次参会的深刻体验,并深入探讨了大会的诸多焦点话题。他指出,本届大会在胃癌治疗领域取得了多项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关键方面: 

1.手术质量管控体系全方位升级。大会特别设立胃癌手术质量控制专题分会场,将目光聚焦于围手术期管理创新。与会专家们深入探讨了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明确指出,当前医疗机构在规范落实方面仍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如今,手术质量控制已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操作层面,而是延伸至全周期管理,形成了一套涵盖术前精准评估、术中严格规范操作以及术后科学康复指导的立体化管控模式。 

2.外科技术革新引发学术热议。机器人手术无疑成为了本次大会的学术焦点。与会者围绕开放手术、腹腔镜微创手术以及机器人手术的技术边界展开了激烈而深入的探讨。虽然从目前来看,不同术式在远期生存获益方面尚未展现出明显差异,但3D腹腔镜与机器人系统的临床应用数据表明,它们在减少术中出血量、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在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全球多国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正在系统评估机器人手术与传统微创手术的临床结局差异,其研究结果备受期待。 

3.多学科诊疗模式实现重大突破。本次大会着重强调了多学科协作(MDT)在胃癌治疗中的重要实践价值。现代胃癌治疗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涵盖外科、肿瘤内科、病理科、影像科以及基础研究领域的综合性体系。对于MSI-H、HER2阳性等特殊分子分型的患者,精准筛查与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已然成为提升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尤其在免疫治疗领域,我国学者展示的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充分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已成功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此次受邀参会,徐泽宽教授感受颇多。他深刻感受到中国在胃癌诊疗领域的重要贡献日益凸显,但要走上国际舞台,要在国际上有话语权,可能还需要更多国际合作。也正因此,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今年在陈凛教授等领导下做了很多相关的工作,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当然,这也得益于此前包括季加孚教授、朱正纲教授、徐惠绵教授、梁寒教授等几任主委奠定的胃癌规范化诊疗体系。徐泽宽教授表示,中国胃癌诊疗在国际上正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期待年轻一代学者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协作,在学术交流的引进输出双向互动中,持续推动全球胃癌诊疗水平不断提升,最终让更多胃癌患者获益。

精彩学术报告,展现中国研究实力 

1.主会场专题报告,彰显中国临床研究价值

荷兰时间2025年5月8日08:30,本届大会的首场主会场会议正式拉开帷幕。来自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东部医院的Takahiro Kinoshita教授、韩国启明大学东山医院的Seung - Wan Ryu教授、中国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徐泽宽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医学中心的Suzanne Gisbertz教授以及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Brian Badgwell教授,分别围绕《Current Clinical Trials in Japan》《Current Clinical Trials in Korea》《Current Clinical Trials in China》《Current Clinical Trials in Europe》《Current Clinical Trials in North and South America》展开主题演讲。徐泽宽教授从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晚期胃癌综合治疗三个维度出发,对近年来我国已经完成、正在开展以及即将开展的部分重要临床研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梳理与汇总,并提出了独到而深刻的观点,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彰显了中国临床研究的重要地位与价值。徐教授表示,我国的临床研究正在逐步改写世界胃癌诊疗的格局。 


徐泽宽教授发表标题为《Current Clinical Trials in China》主题演讲


自左至右:Seung-Wan Ryu教授(韩)、徐泽宽教授(中)、本场会议主持Mitsuru Sasako教授(日)、Suzanne Gisbertz教授(欧)、Brian Badgwell教授(美)以及Takahiro Kinoshita教授(日)

2.团队分享最新研究成果,成果斐然

荷兰时间2025年5月10日10:45,“Medical Oncology–Novel drugs and technologies”分会场正式开启。徐泽宽教授分享了“胃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LASS08)”的最新进展。数据显示,全腔镜全胃切除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与腔镜辅助全胃切除组表现相当,且术后腹腔感染率更低。随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陈晓锋教授委托王森医生汇报了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及XELOX方案治疗晚期或转移性胃/胃食管结合部癌的单臂、II期临床研究(TALENT研究)的数据。结果表明,该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ORR率高达70.8%,且不良反应可控。这些成果为徐泽宽教授团队在本届IGCC会议上的精彩表现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徐泽宽教授汇报CLASS-08最新结果


 “Medical Oncology”分会场部分专家合影


王森医生做口头汇报

此次IGCC 2025之行,徐泽宽教授及团队以卓越的学术成果和深刻的专业见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胃癌诊疗的雄厚实力与创新活力,为推动全球胃癌诊疗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中国智慧与力量。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分院参会人员合影

发表评论

提交评论
  •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