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夏蓉城,群英荟萃。2025年5月23~25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CGCA) 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第19届学术会议(CGCC 2025)”在美丽的天府之国成都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以“传承、规范、创新、交叉”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国内外胃癌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共襄学术盛举,擘画发展蓝图。开幕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杨昆教授主持开幕式,他表示欢迎大家相聚在成都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地标,共同开启“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第19届学术会议”,本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胃癌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期待通过这场学术盛会,搭建起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端平台。

杨昆教授主持
随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建昆教授、胃癌专委会主委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国际胃癌学会秘书长韩国首尔大学医院Han-Kwang Yang教授、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李冰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樊代明院士依次进行开幕式致辞。胡建昆教授表示,本届大会以“传承、规范、创新、交叉”为主题,既体现了对前辈学术成果的尊重与传承,更彰显了我们追求卓越的决心。传承是根基,规范是保障,创新是动力,交叉是方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始终致力于胃癌防治领域的创新发展。2022年7月,我院整合外科与内科优势资源成立胃癌中心,实现胃癌根治术患者5年生存率达6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心牵头制定多部专家共识,开展多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为提升我国胃癌诊疗水平作出积极贡献。本次会议汇聚全国顶尖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交流前沿诊疗技术。期待通过深入探讨碰撞思想火花,共同推动学科发展。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在成都收获学术与友谊的双重硕果!

胡建昆教授致辞
陈凛教授表示,本届大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胃癌防治事业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本次会议既是对过去一年工作成果的全面检阅,更是开启未来发展新征程的重要契机。本次大会已成功开展多场高水平手术直播演示,充分展现了我国胃癌微创技术的快速发展;会前专题论坛围绕胃癌诊疗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大会正式开幕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在接下来的议程中,学术议程将更加丰富,重点突出以下几大特色:首先,通过搭建国际学术对话平台,促进中国原创研究成果在全球舞台的展示与交流;其次,聚焦胃癌诊疗领域的前沿进展,系统展示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创新成果;更重要的是,本次大会将全面贯彻“以患者为中心”的整合肿瘤学理念,推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的规范化应用。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学术盛宴,为推动我国胃癌防治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陈凛教授致辞
Han-Kwang Yang教授表示,值此会议召开之际,我谨代表国际胃癌协会向本次大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中国在胃癌防治领域的卓越成就令人瞩目,此次会议不仅展示了中国学者的前沿研究成果,更彰显了全球胃癌防治领域的团结协作。近年来,国际胃癌协会的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成员规模持续扩大。其中,中国会员数量显著增长。在前不久刚闭幕的2025年第16届国际胃癌大会上,中国学者的投稿量已位居全球前列,这充分印证了中国正逐步成为引领胃癌研究的重要力量。特别令人欣慰的是,中日韩三国在胃癌防治领域始终保持着密切合作,这种跨地域的学术交流已成为全球典范。从2017年在中国成功举办的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到将在韩国举办的2029年大会,三国学者始终保持着密切的科研协作与人才交流。我们期待三国继续深化合作,共同应对胃癌这一全球性健康挑战。最后,衷心感谢主办方的精心筹备祝愿大会圆满成功!让我们以科学为纽带,携手迈向胃癌防治的新篇章!

Han-Kwang Yang教授致辞
李冰副主任表示,胃癌作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其防治工作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省委和省政府的领导下,四川省将癌症防治纳入“健康四川”整体规划,目前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次大会汇聚全球顶尖专家,围绕多学科诊疗、转化研究、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展开深入探讨,既为胃癌防治贡献中国智慧,也为中青年学者搭建成长平台。期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高水平医疗机构继续发挥引领作用,以智慧医疗为引擎,推动胃癌防治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希望各级医疗机构深化协作,共同完善癌症三级预防体系;更期盼与会专家分享精准诊疗创新成果,共谋胃癌防治新策略。医学进步源于学术交流与智慧碰撞。愿本次大会成为学术交流的殿堂、创新成果的孵化器、国际合作的桥梁。预祝大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来宾在川期间收获满满!

李冰副主任致辞
樊代明院士表示,我国胃癌防治事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早诊早治方面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精准评估-标准筛查-智能随访”的三级防控体系;外科领域微创技术蓬勃发展,腹腔镜普及率达68.9%,达芬奇手术年超万台;内科治疗实现突破,三个国产PD-1抑制剂获批上市;MDT模式全面推广,真正落实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治疗。这些成就是全体同仁共同奋斗的成果。然而,我们仍需正视挑战。我国胃癌发病率仍居全球高位,区域诊疗水平不均衡,基层规范化诊疗能力亟待提升,转化医学研究需要持续推进等,已成为我们面临的时代命题。这些挑战既是压力,更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本次大会汇聚国内外顶尖专家,安排了14台高水准手术演示,举办30余场专题学术活动,内容涵盖早筛技术、精准外科、新型药物治疗等前沿领域。特别值得期待的是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际专家的精彩分享,这将是一场高水平的学术盛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让我们把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带来的机遇,深化多学科协作,推动转化医学创新,共同构建胃癌全周期管理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预祝大会圆满成功,愿各位代表在学术交流中收获丰硕成果!

樊代明院士致辞
最后,进行新工作组聘书颁发仪式。此次,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新成立了包括影像协作组、机器人手术临床研究协作组、胃癌肝转移研究协作组、双镜联合研究协作组、加速康复外科协作组、青年专家工作组、微创外科工作组等9个专项工作小组。在全体与会专家的见证下,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总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郑民华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共同为9位新任工作组组长颁发聘书。

颁发新任工作组组长聘书
大会主旨报告一学术分享环节邀请到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内外顶尖机构的杰出专家,围绕“生物治疗创新”、“微创外科技术演进”、“日本胃癌诊疗指南更新”、“人工智能医学应用”等前沿热点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学术分享与跨界对话。该环节依次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朱正纲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周总光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祥教授、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副总编辑陈敏教授4位专家分时段主持,通过“基础研究-临床实践-指南规范-技术革新”的全链条视角,共同呈现胃癌诊疗领域的全球发展趋势与中国创新力量。

从左至右依次为胡祥教授、陈敏教授、周总光教授、朱正纲教授
第一篇章在朱正纲教授主持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魏于全院士作题为“生物技术药物与生物治疗研究进展”的演讲,系统解析了生物技术药物研发与肿瘤生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魏于全院士演讲
第二篇章在周总光教授主持下,韩国首尔大学医院Han-Kwang Yang教授作题为“微创胃切除术的演进”的演讲,基于亚洲临床实践,阐述了微创胃切除术的术式演进与规范化发展。

Han-Kwang Yang教授演讲
第三篇章在胡祥教授主持下,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Yasuyuki Seto教授作题为“第7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外科领域焦点(2025年3月修订,第7版)”的演讲,深度解读了2025版日本胃癌治疗指南的外科更新要点与循证决策。

Yasuyuki Seto教授演讲
第四篇章在陈敏教授主持下,讯飞医疗研究院赵景鹤副院长作题为“人工智能在医学应用的现状及未来”的演讲,系统分享了AI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赵景鹤副院长演讲
大会主旨报告二学术分享环节邀请到来自顶尖医疗中心的杰出专家,围绕“微创外科数字化革新”、“肿瘤免疫治疗突破”、“胃癌肝转移诊疗策略优化”、“精准治疗体系创新”等前沿热点,展开深度学术交流与多学科思维碰撞。该环节依次由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梁寒教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梁军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所剑教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编辑部主任卜建红教授4位专家分时段主持,以“技术创新-临床转化-学科交叉”为主线,全方位展现我国消化道肿瘤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与临床实践经验。

从左至右依次为卜建红教授、所剑教授、梁军教授、梁寒教授
第一篇章在梁寒教授主持下,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郑民华教授作题为“当微创外科遇见大数据模型”的演讲,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微创手术的深度融合,展示了智能决策模型如何革新传统外科实践。

郑民华教授演讲
第二篇章在梁军教授主持下,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刘宝瑞教授作题为“消化道肿瘤疫苗治疗的临床试验与评价”的演讲,系统介绍了肿瘤疫苗的最新研发进展及临床转化成果,为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刘宝瑞教授演讲
第三篇章在所剑教授主持下,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陈凛教授作题为“胃癌肝转移的临床实践与研究”的演讲,结合丰富临床经验,分享了胃癌肝转移多学科诊疗模式的最新研究数据和治疗策略优化方案。

陈凛教授演讲
第四篇章在卜建红教授主持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胡建昆教授作题为“胃癌精准治疗体系创新”的演讲,详细阐述了基于分子分型的个体化治疗体系构建,展示了我国在胃癌精准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胡建昆教授演讲
小结本次大会主会场活动精彩纷呈,为全球胃癌领域专家学者打造了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学术盛宴。开幕式上,在杨昆教授主持下,胡建昆教授、陈凛教授、Han-Kwang Yang教授、李冰副主任、樊代明院士等权威专家先后致辞,从学科发展、国际合作、政策支持等多个维度,擘画了我国胃癌防治事业的新蓝图。学术交流环节亮点纷呈,大会聚焦胃癌诊疗前沿热点,设置了两大主旨报告环节。第一环节围绕“生物治疗创新”、“微创外科技术演进”等主题,魏于全院士、Han-Kwang Yang教授等专家通过“基础-临床-指南-技术”的全链条视角,展现了胃癌诊疗的最新进展;第二环节则深入探讨“微创外科数字化革新”、“精准治疗体系创新”等议题,郑民华教授、胡建昆教授等学者分享了我国在胃癌诊疗领域的创新成果。